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全文】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全文】

来源:合同之家整理
2023-08-08 16:45:23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全文】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身保险,按险种类别划分,包括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按设计类型划分,包括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按保险期间划分,包括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和一年期及以下的人身保险。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产品信息披露,指保险公司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等要求,通过线上或线下等形式,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社会公众公开保险产品信息的行为。

  第四条 产品信息披露应当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则。保险公司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准确说明并充分披露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无重大遗漏,不得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社会公众进行隐瞒和欺骗。

  第五条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对保险公司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信息披露主体和披露方式

  第六条 产品信息披露主体为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按照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信息披露材料,向社会公众介绍或提供产品相关信息。

  第七条 产品信息披露对象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社会公众。保险公司应当向社会公众披露其产品信息,接受保险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保险公司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在售前、售中、售后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披露应知的产品信息,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披露产品信息材料:

  (一)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官方公众服务号等自营平台;

  (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行业公共信息披露渠道;

  (三)保险公司授权或委托的合作机构和第三方媒体;

  (四)保险公司产品说明会等业务经营活动;

  (五)保险公司根据有关要求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向保险消费者披露产品信息的其他渠道。

  第九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应当积极发挥行业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的平台作用,为社会公众及保险消费者提供行业保险产品信息查询渠道。

  保险公司在公司官方网站以外披露产品信息的,其内容不得与公司官方网站披露的内容相冲突。

  第十条 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材料因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予披露的,应当有充分的认定依据和完善的保密措施。

  第三章 信息披露内容和披露时间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险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报送内容,披露下列保险产品信息:

  (一)保险产品目录;

  (二)保险产品条款;

  (三)保险产品费率表;

  (四)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现金价值全表;

  (五)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说明书;

  (六)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应当披露的产品材料信息。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销售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应当在销售过程中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向投保人提供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应当结合产品特点,按照监管要求制定。

  保险公司通过产品组合形式销售人身保险产品的,应当分别提供每个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对应的产品说明书。

  第十三条 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及条款查询方式,保险公司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并重点提示格式条款中与投保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在保单承保后,应当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电话、互联网等方式的保单查询服务,建立可以有效使用的保单查询通道。

  保单查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产品条款,保单号,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信息,保险销售人员、保险服务人员信息,保险费,交费方式,保险金额,保险期间,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待期,保单生效日,销售渠道,查询服务电话等。

  第十五条 对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且有转保需求的客户,经双方协商一致,保险公司同意进行转保的,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披露相关转保信息,充分提示客户了解转保的潜在风险,禁止发生诱导转保等不利于客户利益的行为。披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确认客户知悉对现有产品转保需承担因退保或保单失效而产生的相关利益损失;

  (二)确认客户知悉因转保后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导致新产品保障范围的调整;

  (三)确认客户知悉因转保后的年龄、健康状况、职业等变化导致相关费用的调整;

  (四)确认客户对转保后产品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单利益等产品信息充分知情;

  (五)确认客户知悉转保后新产品中的时间期限或需重新计算,例如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等待期、自杀或不可抗辩条款的起算时间等。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决定停止销售保险产品的,应当自决定停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披露停止销售产品的名称、停止销售的时间、停止销售的原因,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公司官方网站、官方APP、官方公众服务号、客户服务电话等方便客户查询的平台向客户提供理赔流程、理赔时效、理赔文件要求等相关信息。理赔披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理赔服务的咨询电话等信息;

  (二)理赔报案、申请办理渠道,办理理赔业务所需材料清单以及服务时效承诺;

  (三)理赔进度、处理依据、处理结果以及理赔金额计算方法等信息。

  保险公司应当在产品或服务合约中,提供投诉电话或其他投诉渠道信息。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对60周岁以上人员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符合该人群特点的披露方式,积极提供便捷投保通道等客户服务,确保消费者充分知悉其所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在公司官方网站披露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的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发生变更的,保险公司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更新。上述变更包括产品上市销售、产品变更或修订,以及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信息披露管理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建立产品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办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公司网站披露页面建设,强化产品销售过程与售后信息披露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应当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保险公司总公司可以授权省级分公司设计或修改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但应当报经总公司批准。除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以外,保险公司的其他各级分支机构不得设计和修改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不得授权或委托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自行修改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自行修改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

  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使用的产品信息披露材料应当与保险公司产品信息披露材料保持一致。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所使用产品宣传材料中的产品信息应当与保险公司产品信息披露材料内容保持一致。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管理,防范假冒网站、假冒APP等的违法活动,并检查网页上外部链接的可靠性。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违规收集、使用、加工、泄露客户信息。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客户信息保护管理,建立客户信息保护机制。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对产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承担主体责任。

  保险公司应当指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产品信息披露事务。保险公司负责产品信息披露的高级管理人员、承办产品信息披露的部门负责人员对产品信息披露承担管理责任。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产品信息披露材料的使用承担责任。

  第二十六条 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职责,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举报调查等手段和采取监管谈话、责令限期整改、下发风险提示函等监管措施,督促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落实产品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二十七条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处罚: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披露产品信息且限期未改正;

  (二)编制或提供虚假信息;

  (三)拒绝或妨碍依法监督检查;

  (四)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设计、修改、使用产品信息披露材料的,由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保险机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个人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要求。团体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不适用本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银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23年6月30日起施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3号)、《关于执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104号)和《关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条文解释的通知》(保监寿险〔2009〕1161号)同时废止。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5016

相关资讯

起草审查
起草审查
2023-11-02
143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项目及方案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项目及方案
2023-11-02
120
企业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的必要性?
企业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的必要性?
2023-11-02
56
2023年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最新修订【全文】
2023年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最新修订【全文】
2023-08-24
27
2023年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最新【全文】
2023年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最新【全文】
2023-08-24
21

最新咨询

被出轨方,离婚时是否要求对方净身出户,男方多次出轨。女方在重病恢复期,是否可以要求赔偿。可否要求一次性支付娃娃的抚养费用
男子猥亵女子被女子打成轻伤女子犯法吗?
黑谷科技公司骗我10000块钱,不予退还。本人于2020年底从抖音看到黑谷共享店铺视频,由一位叫思齐的小伙给我介绍及了解,觉得思路及模式不错,就约好到总公司去考察。由于本人没有店铺,心想如果真的对企业有帮助,便认真学习把好的模式带到家乡协助一些商家转型升级。思齐让我先放10000押金,如果考察好了便做黑谷公司的超级门店,就从信用卡刷出了10000元整。于是21年3月我亲自去参加黑谷公司的密训营,也邀请了两位企业家一同考察公司及已植入共享系统的店铺,经两三天的商议,认为这种模式不适合我们当地就没合作了。于是等我回到老家再和他们联系,竟然说将思齐开除了,是因为没有和他们合作。后续我打过黑谷公司客服电话,由一位姓赖的经理联系我,说不退还押金,并且由他来负责,但至今也没有任何联系。 于是我想投诉的是: 第一,我在了解前就很清楚的说明我没有店铺。 第二,我没用任何黑谷公司的系统软件。没有提供任何服务。 第三,收款连收据都没有给我开。 因此请求有关部门给予公平公正的处理。保护我们百姓的合法权益和血汗钱!谢谢!并且郑重要求黑谷公司给予我退款,并为之道歉。若不予解决,誓不罢休。
黑谷虚假宣传、洗脑式营销,虚假承诺,私自代我签订合同,不履行承诺,不予退款。
黑谷科技就是让你花钱买他们的软件,然后抽取佣金,坑人的,要求退款。今年5月份在厦门黑谷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个软件方式吗你在意不知后来怎么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说她们这软件可以帮助实体店更好的发展在她们说辞下有点心动再加店里生意不好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店里面就可以好了,于是我就想买开始说软件得39800考虑没那多钱不想买就说不买了后来不知道怎么整出来个标杆门店只要29800我就贷款买了,现在这都五个多月了店里生意还是那样很无语,反而贷款也多了,店里生意不好每次还得还贷款,真的我现在很难受,每天要账的人不断,我希望法律能管管这些虚假宣传的人
待岗期间工资标准2023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
待岗工资算补偿金平均数吗?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待岗工资不算补偿金平均数。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判多久?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符合条件的可...
帮信罪有案底会不会影响小孩子?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会影响子女。如果你说的小孩子是指你自己的子女,那么很简单:无论是什么案件的案底,刑事犯罪记录都会影响子女未来包括入学和求职的政审。只要是父母...
黑谷共享科技软件不具备普适性,定价虚高,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
查看更多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文档费用:¥
点击微信支付

未查询到支付记录,3s后自动查询

支付后可以自由复制这篇文章

注: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jiuwenlaw66】

合同之家服务助手

长按保存图片
在微信中扫一扫打开关注